什么是巡视制度
巡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的一项重要制度,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定义 :
巡视制度是指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通过建立专职巡视机构,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等相关规定,对下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进行监督的制度。
2. 监督对象 :
巡视制度主要对下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监督,重点是主要负责人。
3. 监督内容 :
巡视工作内容包括对下级党组织的工作、政策执行情况、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进行检查。
4. 监督方式 :
巡视制度通过派出监察人员,运用巡视的方式对下级党组织进行监督检查,并将结果和意见汇报给派出机构。
5. 重要性 :
巡视制度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措施,对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6. 法规依据 :
2003年,巡视制度被确定为党内监督的十项制度之一。
2007年,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巡视制度写入党章。
2009年,党中央颁布《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
2015年8月,中共中央印发正式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
7. 巡视报告制度 :
巡视报告制度要求巡视组在巡视过程中,对发现的重要情况和重大问题,及时向巡视工作领导小组进行报告,以确保巡视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巡视制度是党内监督的一种形式,通过这种制度,可以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得到贯彻落实,同时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巡视制度的监督对象有哪些?
巡视制度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什么?
巡视制度在党的建设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