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刑法追诉时效规定

刑法追诉时效规定

刑法追诉时效规定

追诉时效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对于犯罪行为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一旦超过这个期限,司法机关将不再对犯罪人进行刑事追究。追诉时效的具体规定如下:

1. 追诉时效期限 :

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为5年;

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为10年;

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为15年;

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或死刑的,追诉时效为20年。

2. 追诉时效计算 :

起算日:从犯罪成立之日起算,故意犯罪从实施行为或产生危险时成立,过失犯罪从造成实害结果时成立;连续犯或继续犯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截止日:通常为犯罪审判之日,如果在审判之日未超过追诉期限,则可以追诉。

3. 追诉时效中断 :

如果在追诉期限内又犯罪,前罪的追诉期限从后罪之日起重新计算。

4. 追诉时效延长 :

如果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后,犯罪人逃避侦查或审判,或者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而未被立案,追诉时效不受限制。

5. 追诉时效核准 :

如果20年后认为必须追诉,可以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追诉时效的设立是为了平衡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需要,确保刑事追诉的及时性和公正性。需要注意的是,追诉时效的规定可能会随着法律的修订和司法实践的发展而有所变化。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追诉时效如何计算?

追诉时效中断后如何恢复?

追诉时效延长有哪些条件?